明天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举行45周年庆典的日子。“浓缩江山,凝聚真情”--出版社的这句广告语,形象地描绘了中图社一代代地图出版人为我国地图出版事业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在几十年风雨历程中,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作为出版方针的中国地图出版社,在我国地图出版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历史可追溯到1898年。当时邹代钧在武昌创建了“舆地学会”,1903年出版了第一张地图《中外舆地全图》。1905年其侄子邹永煊(号焕庭)在武昌又创立了“亚新地学社”。1908年邹代钧去世后,他的一部分地图资料、设备均由“亚新地学社”接收。后来又陆续出现了世界、亚光、东方、上海等“舆地学”社。1951年共有十五家私营地图社私私联营成立了地图联合出版社。1953年又改组为私私合营地图出版社1954年12月9日,在华东新闻出版局的批准下,其与1950年成立的国营新华地图社并入,正式成立了新的公私合营的地图出版社,构成了现在中图社的框架,成为国家级专业地图出版社。1987年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改为现名。1997年8月,国家测绘局又将测绘出版社(1956年1月成立)合并,进一步壮大了出版社的力量。所以若从最早的“舆地学会”算起,中国地图出版业已有百年的历史。
在1954年初具规模后的最初五年创业中,中图社发展很快,1956年出版品种已有157种,远远超过了1953年全国出图合计总数。之后几年,地图品种、发行量、总印张的主要指标都出现了逐年增加的可喜局面。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期,中图社总体上产生了较大的滑坡。改革开放后,中国地图出版社又焕发了新的生机,重新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20年累计出版印张相当于前24年总和的4.6倍。
中国地图出版社汪季贤社长是“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汪社长向记者介绍说,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图社不断深化改革,面向世界,走科技兴社之路,为地图出版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并结下了累累硕果。现有在职职工530多人的中图社,在45年中共出版各类地图及书刊8000余种,累计发行量超过28亿册(幅),占全国地图总发行量的90%,其中有近四十种地图作品荣获国家、省部级奖,并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制作专门地图的任务,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科研、文化、教育、卫生、交通、旅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6年以来,连续两次被评为“良好出版社”,两次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1998年上缴国家税金达4000多万元。在建社40周年时,李鹏、李岚清、钱其琛、邹家华等国家领导人都挥笔题词鼓励。
中图社今年出版的600多个品种地图中,重版了300多种,达到60-70%的重版率,这对于出版社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近几年,中图社年均发展速度超过15%。
中图社的出版物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教学地图。中图社是国家指定出版中、小学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教学地图的出版社。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与各科目相关的地图教材,也要紧跟大纲,做相应的调整。为了配合九年制义务教育改革,社里编制了7套半史、地等课本或地图册,以及部分乡土教材。
第二大类是实用参考图。这也是和大众读者联系最紧密的部分,有种类繁多的生活地图,其中的《中国地图》和各分省、区图是面向读者的最大地图品种类别;自成系列的《世界地图》以及分洲、分国地图则是了解世界必不可少的参考书;《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近现代史地图集》等丰富多彩的历史地图;交通、旅游及观光路线图都成了受读者欢迎重要品种;出版社还自行开发应用软件,研制出版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地图集》、《北京电子地图2000》在内的多种类型的电子地图,形成了出版社新的高科技产品优势。
在实用参考图中,还有一类是出版社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编制出版的涉及多种学科的专题地图和地图集,其中有周恩来总理等亲自部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普通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中、英文双版本),还有《老年人口地图集》、《中国卫生地图集》等都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参考价值。此外,还编制了少儿地图、少数民族文字地图、外文地图,制作和出版了包括塑料成型的立体地图和地球仪两大类的特型地图。
第三大版块是测绘书籍和期刊的出版,45年来,出版社出版的测绘专业图书有数十个品种获国家和部门级奖励。以《测绘通报》和《测绘学报》为代表的测绘期刊的出版,为广大测绘工作者提供了一块交流学术和推广技术的园地。
探讨中图社这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原因,汪社长认为,地图是“为国民经济服务,为广大读者服务”的,地图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建设紧密相连。国家建设的突飞猛进,要求地图不断地更新现实资料,反映真实的地理状况,从而推动了地图事业的发展。在当前正处在培育阶段的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实力首先就体现在人才上。中图社拥有中、高级技术人员225人。汪社长在他的出版理念中强调:“今后在地图出版领域,要抓两条:一是要倡新,重视知识,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才;二是要跟踪世界高科技的发展。”
为此中图社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将部分业务人员分配给十几位老地图专家实行对口培养;与有关大学合作开办研究生班;选送年轻编辑到大学、国外深造;进行轮岗锻炼,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引进计算机方面的高科技人才;创办多媒体培训教室。这一切为科技兴社准备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在科技革新上,出版社一方面进行了组织机构的战略调整,将原来的以产品定编辑做法,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的编辑组织结构;另一方面加大了投入。1994年成立了计算机地图室,以完成传统手工制图向计算机辅助制图的转化;1997年成立了电子地图室,研制开发电子地图。据汪社长介绍,社里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投入3100万元资金,组建了国内最先进的“以太网”,以紧跟世界地图业的发展水平,还计划在今后三年里,完成十大工程的建设,以便能多出图、快出图、出好图,更好的满足各阶层人士的用图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地图出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世纪的大门正徐徐向我们打开,展望未来,汪社长坚信,中图社作为中国地图出版的中坚力量,将迈出更坚实的步伐,描绘出一幅幅五彩缤纷的新蓝图。